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擦亮生态底色,挺膺青年担当

频道:快讯 日期: 浏览:303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7月22日正值大暑, 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社会实践团紧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来到海山乡红树林湿地公园,采访最美护林员吴昌根老先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大手牵小手,传递绿色的种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海山乡既有《观沧海》般波澜海阔,也有田园般生态自然。其积极投身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实践,持续开展红树林保育、海岸带生态修复等海洋生态保护有关工作.2005年,海山乡创建了滩涂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从福建省龙海市引进红树林(秋茄)进行试种,并陆续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清除互花米草,种植红树林约1000余亩,建成了我国种植红树林最北,种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景观区.2010-2011年,海山乡承担国家海洋局“浙江省重点海湾生态修复和示范项目——玉环县茅挺岛红树林移植工程”项目,通过清除互花米草、改建滩涂,进一步扩大了红树林种植面积,对受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自然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修复和重建。近十年来,海山乡不断通过红树林扩种和补种等手段,积极修复海洋生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据不完全统计,海山目前建有红树林面积1750亩,项目投资总额约2000万元。2017年3月,海山乡红树林湿地入选了浙江第二批省重要湿地名录。海山乡也因成效突出被授予“浙江省森林城镇”“水美乡村”等称号。实践团在海山乡领悟到环境确实就是民生。

海山乡鸟瞰图

“松桂枝不动,阳乌飞半天”,大暑当天,实践团队来到了海山乡红树林湿地公园,和红树林负责人吴昌根老先生一起过长廊,下滩涂,行走在红树林的阴影下,倾听他坚守20年的故事。

“海岸园丁”吴昌根

“海岸园丁”吴昌根,今年69岁。他本是海山乡虹田村党支部书记,自04年接到任务开始,一年又一年,吴昌根从60亩试种开始,到现在逐渐承包了整个玉环市的红树林种植,带领10多位村民,将红树林种到了玉环各个滩涂,总面积达1750亩,为海岸线筑起“绿色长城”。育本地苗20多万株,他培育的幼苗被复旦大学研究院称为“最坚强的幼苗”。这两年,上门找吴昌根取经的人越来越多。 从49岁到69岁,从兼职到全职,从山上到海边,从幼苗存活率不足一半到几乎百分百,从60亩到1750亩,从村书记到最美护林员,从1人到20人的团队......吴老一步一汗水,从一而终,将“红孩儿”养大成人。吴老全身心投入到红树林种植中20年,实践团成员深受震撼,立志将青春播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吴老证书

在交谈中,吴老的电话响了三次,原来是红树现在的价值很丰富,很多人想与其合作探讨。2012年起,海山乡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合作开展《玉环县海山乡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项目,对海山乡茅埏岛红树林滩涂、互花米草滩涂及自然滩涂的底栖动物群落在不同生态环境情况下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取得阶段性重要结果。研究显示,重新引种红树林后,改善了滩涂生态环境,对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有较明显地恢复与提高,增强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能力。红树林也成为了海洋动物觅食、鸟类栖息中转的地方。目前,红树林已成为海山乡生态环境的保护伞。日后,海山乡将持续挖掘开发红树林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医药功能。即使是一株不起眼的红树苗,也会长成苍天大树,也会有无穷多的用途。实践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红树林在海洋保卫战中的不可或缺。


吴老同实践团交流

红树林

在实地拜访红树林后, 看到连绵的绿色奇迹,倾听二十年如一日守护的故事,实践团感受到国家对生态文明的大力支持,护林员竹一样“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坚守”的精神。切实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团带回一枚来自同一片蓝天下的种子,将绿色的种子传递下去,希望水更清、海更蓝。

(通讯员:吴章)